2008年,我国科学家率先利用小鼠iPS细胞获得了成活的、具有繁殖能力的四倍体嵌合小鼠——小小,首次证实了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具有全能性。现在,我国科学家又首次用猪的iPS细胞克隆出健康活泼的小猪,这意味着我国在大动物iPS细胞研究中走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
iPS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是指体细胞经过基因“重新编程”逆向“回复”到干细胞状态的细胞,是细胞水平上的“返老还童”。利用iPS技术,可使普通的体细胞能成为几乎与胚胎干细胞完全一样的多功能干细胞,这种细胞既能分化生成各种组织细胞,也能够发育为完整个体。
由于iPS取材于体细胞,而非胚胎或卵细胞,因此避免了胚胎干细胞研究中存在的伦理问题,日渐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科学家们认为,iPS细胞在干细胞多能性的产生和维持机理研究以及器官移植、药物筛选、基因治疗等临床应用研究中都具有重要价值。也因为iPS这一重大发现,日本科学家山中申弥与美国科学家分享了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由于猪的生理特征、组织器官结构和人类十分类似,因此猪等大动物的iPS细胞研究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重视。然而,由于目前对iPS诱导机制还缺乏全面了解,全世界诱导获得的猪iPS细胞制作克隆猪之前一直未能获得成功
。近年来,由科技部布局,在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领导下,集合了包括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在内的10多个科研单位对猪iPS研究进行重点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