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项羽本纪》节录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节录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 ㄑ ㄧ ˊ)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注释
1.下相:秦县名,县治在今江苏宿迁西南。
2.为秦将王翦所戮者:〈秦始皇本纪〉:秦王政二十四年(223BC)「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3.栎阳逮:因罪在栎阳被捕。栎,音ㄩ ㄝ ˋ。栎阳,秦县名,在今西安市。
4.吴中:秦县名,在今江苏苏州。
5皆出项梁下:都不如项梁。:
6.大繇役及丧:为国家服劳役与替当地大户人家办丧事,皆兴师动众也。
7.部勒:布署,组织。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鬪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闲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
※注释
1.上将军:非固定官名。位居诸将之上,统领诸将。
2.诸别将:除怀王已有专门任命的其他将领。
3.卿子冠军:「卿子」为对男子的敬称。「冠军」犹言最高统帅
4.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虮虱:师古曰:「搏,击也,言以手击牛之背,可以杀其上蝱,而不能破虱,喻今将兵方欲灭秦,不可尽力与章邯即战,或未能擒,徒费力气也。」《索隐》引邹氏曰:「虻之搏牛,本不拟破其上之虮虱,以言志在大不在小也。」
5.鼓行而西:长驱直下。鼓行,胡三省曰:「击鼓而行,堂堂之阵也。」言其公行无际。之状。
6.被坚执锐:披坚甲,执利兵,只冲锋陷阵
7.很:执拗,不听从招呼。
8.强不可使:一意专行,不服指挥。
9.遣其子宋襄相齐:凌稚隆引屠隆曰:「楚不杀田假,齐不发兵助楚,两国固有隙者,义何遣子相之?此羽斩义声其罪曰『与齐谋反』者也」徐孚远曰:「田荣与项梁有隙,梁死楚弱,宋义欲结援于齐,以子相之。」
10.慑服:畏惧、服从。
11.枝梧:支吾,抗拒。
12.假上将军:代理上将军。
13.少利:稍许有些胜利。
14.皆沉船三句:《孙子.九地》:「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焚舟破釜,如趋羊群而往。」
15.壁:营垒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注释
1.垓下:在今安徽固镇城东五十里。
〈高祖本纪〉:「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
2.骓:毛色苍白相杂的马。
3.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
4.刈:砍杀。
5.披靡:草木随风散乱倾倒的样子。溃败逃散的样子。
6.舣船:拢船靠岸。
※相关诗文
一、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二、王安石〈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三、李清照〈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来自《史记》的名言:
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太史公自序〉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将军列传〉
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淮阴侯列传〉
4.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留侯世家〉
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羽本记〉
6.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羽本纪〉
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滑稽列传〉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世家〉
9.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报任安书〉
10.诸名山,传之其人。〈报任安书〉
1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仲尼弟子列传〉
12.一沐三握发(鲁周公世家)
※钱钟书论项羽为人曰:
〈高祖本纪〉王陵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妒贤疾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陈丞相世家〉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淮阴侯列传〉韩信曰:「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一ㄣ ㄨ ,发怒而厉声喝叫),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 ㄒ ㄩ ,和悦的样子) ,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 ㄨ ㄢ ˊ,削刻,坏损的,把玩印信至缺损,仍不忍授予)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项羽本纪〉历记羽「拔襄城皆坑之」,「坑秦卒二十余万人」,「引兵而屠咸阳」;〈高祖本纪〉「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骠悍滑贼,诸所过无不残灭。」〈高祖本纪〉于刘邦隆准龙颜等形貌外,并言其心性:「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项羽本纪〉仅曰:「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至其性情气质都未直叙,当从范增等语中得之。「言语呕呕」与「喑恶叱咤」;「恭敬慈爱」与「骠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刓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双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谈士每以「虞兮」之歌,谓羽风云之气而兼儿女之情,尚粗浅乎言之也。」(《管锥编》)
※史记的抒情悲歌
虞姬〈和垓下歌〉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汉高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皇帝只因说了一句玩笑话…惨被妃子用被子活活捂死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死于非命的不在少数,比如遭刺杀、吃药毒死等。但是东晋第九任皇帝孝武帝司马曜,却只是因为酒后说了一句戏言,就被自己的妃子害死了。
据史书记载,司马曜有两大爱好,一是喝酒,他喜欢用酒精麻醉自己,经常在深夜里买醉;二是开玩笑,他从来不把「君无戏言」这四个字当回事。
有天司马曜在后宫清暑殿中与张贵人一起喝酒,司马曜喝开了,便对张贵人开玩笑。《魏书》:「以嬖姬张氏为贵人,宠冠后宫,威行阃内。于时年几三十,昌明妙列妓乐,陪侍嫔少,乃笑而戏之云:汝以年当废,吾已属诸姝少矣。」
意思是,司马曜戏称张贵人已年近三十,美色大不如前,又没生孩子,白占着一个贵人的名位,所以明天就废掉她,另找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张贵人听了后内心妒火中烧,但烂醉如泥的司马曜毫无察觉,玩笑反而越开越厉害。
对于司马曜的话,张贵人不仅当真,甚至因此起了杀心。她先让司马曜周边的宦官们也喝醉,等司马曜和宦官们纷纷醉倒睡去后,她召来心腹宫女,趁司马曜熟睡之际,用被子把睡梦中的司马曜给活活捂死了。
佛教简介
佛教是一种非有神论的宗教(不相信造物主),也被认为是一种哲学和道德学科,起源于公元前 6 世纪和 5 世纪的印度。它由圣人乔达摩悉达多(佛陀lc 563 - c. 483 BCE)创立,据传说,他曾是一位印度王子。
在放弃地位和财富成为精神苦行者之前,悉达多与妻子和家人过着舒适的贵族生活,但一旦他意识到人类的痛苦,他觉得他必须找到某种方法来减轻人们的痛苦。他追求严格的精神修持,成为一个开悟的人,他教导他人摆脱轮回、痛苦、重生和死亡的轮回的方法。
佛陀在印度正处于重大宗教和哲学改革之中的时候发展了信仰体系。最初,佛教只是许多思想流派之一,这些流派是为了应对人们认为正统印度教未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在孔雀帝国(公元前322-185 年)的阿育王大帝(公元前 268-232 年)统治之前,它仍然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学校,他不仅在整个印度,而且在中亚和东南亚都接受并传播了这一信仰。
佛教的中心视力可以从它的中心神圣的文本之一,四节经文来概括法句经:
我们的生活是由我们的思想塑造的;我们成为我们所想的。痛苦伴随着邪恶的思想,就像推车的轮子跟随牵引它的牛一样。
我们的生活是由我们的思想塑造的;我们成为我们所想的。喜悦跟随着一个像永不离开的影子一样纯粹的思想。(I.1-2)
从欲望而来的悲伤,从欲望而来的恐惧;一个没有欲望的人,既不知道悲伤也不知道恐惧。
对欲物的执着会带来悲伤,对欲物的执着带来恐惧;一个没有执着的人,既不知道悲伤也不知道恐惧。(XVI.212-213)
佛陀明白,贪欲和执着造成痛苦,而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存在的真实本质。人们坚持生活常态,抗拒改变,固执己见,哀悼失去的。在他寻求一种没有痛苦的生活方式时,他认识到生命是不断变化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但人们可以通过一种精神纪律来找到内心的平静,这种精神纪律在短暂的生命中认识到美丽,同时也防止一个人被依恋所困对无常的对象、人物和情况。他对教学中心四圣谛,成为轮子,和八正道,形成的基础佛教 思想和这些仍然是现代佛教不同流派的核心。
历史背景
印度教(Sanatan Dharma,“永恒秩序”)是公元前 6 世纪和 5 世纪印度的主要信仰,当时宗教和哲学改革浪潮席卷了这片土地。学者约翰·科勒 (John M. Koller) 指出,“从农业生活到城市贸易和制造业的重大社会转型正在进行中,导致对旧价值观、思想和制度的质疑”(46)。印度教的基础是接受被称为吠陀经的经典,吠陀经被认为是来自宇宙的永恒放射物,在过去的某个时间被圣人“听到”,但不是人类创造的。
在吠陀是“接受”,并在印度教祭司列举梵语,一门语言的人不理解,以及时各种哲学思想家开始质疑这种做法和信仰结构的有效性。据说此时已经发展出许多不同的哲学流派(其中大部分都没有幸存下来),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拒绝吠陀经的权威。那些接受正统印度教观点和由此产生的实践的人被称为astika(“存在”),拒绝正统观点的人被称为nastika(“不存在”)。在这一时期幸存下来的三个纳斯提卡学派是查瓦卡,耆那教、佛教。
佛陀认识到,查瓦卡和耆那教的道路都代表了极端,并在它们之间找到了他所谓的“中道”。
印度教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被称为婆罗门的至高无上的存在所统治的,他就是宇宙本身,正是这个存在将吠陀传授给了人类。人生的目的是按照已定下的神圣秩序而生活,并以适当的业力(行为)履行自己的法(义务),以最终从轮回(轮回)中找到解脱。在这一点上,个体灵魂将与超灵(atman)结合并体验完全的解放与和平。
Charvaka 拒绝了这种信念,而是提出了唯物主义。它的创始人 Brhaspati(公元前 600 年)声称,人们接受印度教神父的话是荒谬的,即一种难以理解的语言就是上帝的话。他建立了以直接感知为基础的学派,以探求真理和追求快乐为人生的最高目标。Mahavira(也称为Vardhamana,公元前 599-527 年)宣扬耆那教,相信个人纪律和严格遵守道德准则可以带来更好的生活并在死后从轮回中解脱。佛陀认识到这两条道路都代表了极端,并在它们之间找到了他所谓的“中道”。
乔达摩悉达多
根据佛教传统,乔达摩悉达多出生在蓝毗尼(今尼泊尔)并长大,是国王的儿子。一位先知预言,如果他亲眼目睹痛苦或死亡,他要么成为伟大的国王,要么成为精神领袖,而他的父亲则避开了任何严酷的现实。他结了婚,有了一个儿子,并被培养成接替他父亲的国王。然而,有一天(或者,在某些版本中,在连续几天内),他的马车夫将他赶出了他度过了最初 29 年的大院,他遇到了所谓的四大征兆:
一个年迈的男人
一个生病的人
一个死人
一个苦行者
对于前三个,他问他的司机,“我也受这个影响吗?”,车夫向他保证,每个人都老了,每个人都生病了,每个人都死了。悉达多心烦意乱,因为他明白他所爱的每个人,他所有的美好事物,都会失去,而他自己,有一天也会如此。
乔达摩悉达多,历史上的佛陀
当他看到修道者,一个穿着黄袍的光头男子在路边微笑时,他问他为什么不像其他人。这位苦行者解释说,他追求的是一种反思、慈悲和不执着的平静生活。这次相遇后不久,悉达多就离开了他的财富、地位和家庭,以效仿苦行者为榜样。
起初,他找了一位著名的上师,向他学习了禅修技巧,但这并没有使他摆脱烦恼或痛苦。第二位老师教他如何压抑自己的欲望和暂停意识,但这也不是解决方案,因为它不是一种永久的心态。他试图像其他苦行者一样生活,练习最有可能是耆那教的教义,但这对他来说还不够。最后,他决定拒绝肉体的需要,饿死自己,一天只吃一粒米,直到瘦得面目全非。
根据传说的一个版本,此时,他要么跌跌撞撞地掉进了一条河流,并获得了中道的启示。在另一个版本的故事中,一位名叫 Sujata 的挤奶女工在她村庄附近的树林里遇到了他,并给了他一些米浆,他接受了,这样他就结束了严格的禁欲期,因为他瞥见了“中道”的想法。 ”。他去附近的菩提伽耶村,坐在一棵菩提树下的草床上,发誓他要么明白如何在世上过得最好,要么就死。
佛陀一闪而过,明白人类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坚持永恒。
他突然明白,人类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坚持永恒。人们保持着一种他们称之为“自我”的身份,不会改变,保持着他们认为是“他们的”的衣服和物品,并与他们认为会永远持续下去的他人保持着关系——但这一切都不是真的;生命的本质,生命的全部,都是变化,摆脱痛苦的方法是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行动。此刻他成佛(“觉者”或“觉者”),从无明和幻觉中解脱出来。
证得圆满觉悟,认清一切事物的相互依存和短暂的本质后,他认识到自己现在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没有痛苦,可以为所欲为。他犹豫要不要把他学到的东西教给别人,因为他觉得他们会拒绝他,但最终相信他必须尝试,所以他在鹿野苑的鹿园讲道,在那里他第一次描述了四圣谛和八正道,引导人从幻觉和痛苦走向证悟和喜悦。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佛陀从幻觉到觉悟的故事是后来信仰体系建立后为他量身定做的,可能反映也可能不反映佛陀早年生活和觉醒的现实。学者 Robert E. Buswell, Jr. 和 Donald S. Lopez, Jr. 指出,早期佛教徒“部分原因是需要证明佛陀的教导不是个人的创新,而是重新发现永恒真理”,以便让信仰体系对印度教和耆那教所持有的古老的、神圣的起源具有同样的主张(149)。巴斯韦尔和洛佩兹继续说:
因此,在他们的传记中,过去和未来的所有佛陀都被描绘成做许多相同的事情。他们都盘腿坐在妈妈的子宫里;他们都出生在大陆的“中间国家”;他们出生后立即向北走七步;见四景,生子,皆弃世;他们都坐在草床上获得证悟。(149)
然而,这可能是,悉达多的旅程和灵性觉醒的传说在口述传统中广为人知,从他死后大约 100 年到公元 3 世纪,当它完整出现在Lalitavistara Sutra 中时,被提及或包含在书面作品中。自那以后,这个故事不断重复,而且没有其他选择,被大多数佛教徒接受为真实。
教义与信仰
如前所述,悉达多开始他的追求是意识到他将失去他所爱的一切,这将导致他受苦。从这个领悟中,他明白生活是痛苦的。一个人一出生就受苦(就像一个人的母亲一样),然后一生受苦,渴望自己没有的东西,害怕失去自己曾经拥有的东西,哀悼失去曾经拥有的东西,最后死了,失去了一切要轮回重复这个过程。
为了让生命不再受苦,人们必须找到一种生活方式,而不希望以固定的形式占有和持有它;人们不得不放弃生活中的事物,同时仍然能够欣赏它们所拥有的价值。成道后,他在四圣谛中表达了他对生命本质的信念:
生活在受苦
苦的因是贪
痛苦的终结伴随着渴求的终结
有一条路可以引导人远离贪爱和痛苦
四名讳称为从原来的“贵族”阿里亚意思相同,但也“值得尊敬的”,并建议“值得抽穗灌浆”。在第四个真理中所提到的道路是八正道,它是一个人的生活指南,没有那种保证痛苦的执着:
右视图
正确的意图
正确的话语
正确的行动
正生
正确的努力
正念
正定
正如科勒指出的那样,前三个与智慧有关,后两个与行为有关,后三个与心理纪律有关。他继续:
八正道不应该被认为是一组八个连续的步骤,在前进到下一步之前需要在一个步骤中达到完美。相反,这条道路的这八个组成部分应该被视为正确生活的指导规范,应该或多或少地同时遵循,因为这条道路的目标是实现最高层次的完全整合的生活……智慧将事物视为它们确实是,作为相互关联和不断变化的过程……道德行为是为了净化一个人的动机、言语和行为,从而阻止额外的渴望的流入……心理纪律的作用是获得洞察力并消除建立在道德上的不良性格和习惯。过去的无明和贪爱的基础。(58)
通过认识四圣谛并遵循八正道的戒律,一个人就从象征存在的生轮中解脱出来。在轮的轮毂中坐着无明、贪爱和瞋恚,是它的驱动力。轮毂与轮缘之间有六种存在:人、畜、鬼、魔、神、地狱。轮的边缘描绘了导致痛苦的条件:出生、身心、识、触、受、渴、取、意等等。
认识到这些状况会导致痛苦,人们就可以通过八正道自律来避免痛苦,这样一个人就不再被无明、贪爱和瞋恨所驱使,并且摆脱将一个人与不断的轮回、痛苦联系在一起的轮回,和死亡。持此戒律,人可以活在自己的生命中,而不会被自己对生命事物的执着所控制和受苦,人死了也不是往生,而是证得涅槃精神解脱。这就是佛陀在对物质财富和个人关系的奴性执着与他那个时代耆那教徒所实行的极端禁欲主义之间找到的“中间道路”。
法轮
法轮
saamiblog (CC BY)
他称他的教义为佛法,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意思是“宇宙法则”,而不是印度教,后者将同一术语定义为“义务”。然而,人们可以解释佛法作为“责任”,他相信一个人对自己有责任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每个人最终要为自己想要受苦的程度负责——或者不是,而且每个人最终都可以控制他们的生活。他认为对造物主的信仰与人类的生活无关,是痛苦的罪魁祸首,因为人们不可能知道上帝的旨意,并认为这只会导致沮丧、失望和痛苦。遵循八正道不需要任何神;一个人需要的是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承担全部责任的承诺。
学校与实践
佛陀在余下的八十年里继续宣讲他的佛法,最终死于拘尸那迦。他告诉他的弟子,他死后,他们应该没有领袖,他不想以任何方式受到尊敬。他要求将他的遗体安葬在佛塔中并放置在十字路口。然而,这并没有实现,因为他的追随者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他的遗体被存放在八(或十)座不同地区的佛塔中,对应着他一生中的重要事件。他们还选择了一位领导者,因为他们希望继续他的工作,因此,就像人类一样,举行会议和辩论并制定规则和条例。
在 c 的第一次理事会上。公元前 400 年,决定并编纂了核心教义和寺院纪律。在公元前 383 年的第二次大公会议上,一场关于寺院纪律禁令的争端导致了上座部学派(主张遵守上述禁令)和代表大多数人并拒绝他们的大乘教派(“大公会”)之间的第一次分裂。这种分裂最终会导致三种不同的思想流派的建立:
上座部佛教(长老派)
大乘佛教(大乘)
金刚乘佛教(钻石之道)
小乘佛教(被大乘佛教徒称为小乘佛教,被小乘视为贬义词)声称要实践佛陀最初教导的信仰。信徒遵循巴利语的教义,专注于成为罗汉(“圣人”)。这所学校的特点是注重个人启蒙。
大乘佛教(包括禅宗)遵循梵文的教义,信徒们努力成为菩萨(“觉悟的本质”),像佛陀一样已经达到完全的觉悟,但为了帮助他人而推迟涅槃的平静摆脱他们的无知。大乘佛教是当今最流行的形式,也声称忠实地遵循佛陀的教义。
佛教的传播
金刚乘佛教(也称为藏传佛教)摒弃了必须致力于佛教戒律和改变生活方式才能开始在八正道上走佛教的概念。这所学校提倡Tat Tvam Asi(“你就是那个”)这句话所说明的信念,即一个人已经是菩萨,只需要意识到它。因此,人们不必一开始就放弃不健康的执着,而是沿着道路继续前进,这些执着将变得越来越不诱人。与其他人一样,金刚乘也声称它最忠实于佛陀的原始愿景。
所有三个学校都坚持四圣谛和八正道,就像许多其他小学校一样,客观上认为没有比其他学校更合法的,但显然,每个人的追随者都会不同意。
结论
佛教在印度继续作为一个次要的哲学流派,直到阿育王统治时期,在卡林加战争(公元前 260 年)之后,他放弃了暴力并接受了佛教。阿育王以dhamma的名义在印度各地传播佛法,该名称等同于“慈悲、慈善、诚实和纯洁”(Keay,95)。他将佛陀的遗体挖掘并重新安葬在全国各地的 84,000 座佛塔中,并颁布了鼓励佛教愿景的法令。他还派遣传教士到其他国家——其中包括斯里兰卡、中国、泰国、希腊——传播佛陀的信息。
佛教在斯里兰卡和中国比在印度更受欢迎,并从这些国家建立的寺庙传播得更远。佛教艺术在公元前 2 世纪到 1 世纪之间开始出现在这两个国家,包括佛陀本人的拟人化描绘。在阿育王时代,早期的艺术家没有描绘佛陀,只通过符号暗示他的存在,但越来越多的佛教遗址包括他的雕像和图像,这种做法首先由摩诃桑吉派的一个教派发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雕像成为了人们崇拜的对象。佛教徒不“崇拜”佛陀,但同时,他们这样做,因为代表佛陀的雕像不仅成为专注于自己的证悟之路的焦点,而且成为表达对佛陀的感激之情的一种方式。此外,成为佛陀的人(并且,根据大乘佛教,任何人都可以)确实成为了一种“神”,因为他们已经超越了人类的条件,因此该成就值得特别认可。今天,世界上有超过5亿修行佛教徒,每个人都遵循着自己对八正道的理解,并继续传播这样的信息:一个人只要想吃多少苦就行了。通往和平的道路。
相关推荐: